关于联盟成立实习生培养基地的
参与单位征集
背景
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,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。联盟拟成立毫米波太赫兹技术领域的人才实习培养基地。依托联盟平台的多方资源优势,与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,制定在校生的实习规划,并对实习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,结合企业的需求,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实习生资源。现征集联盟企业共建实习培养基地。
平台宗旨
定位产教融合,打造顶级职业培训,服务毕业生与相关企业,打造疫情下的新培训与新就业模式。
运营模式
培训方式以线上为主,实习方式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采用线上+线下的融合模式。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在校阶段,一方面做好就业前的充电,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人才资源。考虑到疫情常态化的工作影响,企业对线上、灵活的用人需求激增,线上的培训+实习模式一方面可保证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工作时间,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推广,甚至形成培训就业的新模式。
培训费用由用人(实习)企业支付,学生并不承担培训费用。培训结束后由联盟专家组进行考核发证书,依托联盟资源推荐到相关企业中进行实习(线上或线下),实习结束后联盟会进行实习工作的回访,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。结合培训与实习经历评估人才的专业技能,构建专业人才库,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就业推荐。
首期参与单位与各方职责(毫米波太赫兹产业发展联盟、高校、实习企业)
毫米波太赫兹产业发展联盟:调研产业需求,制定培训课程,为具有专业基础的大学生提供工作培训;征集企业用人需求,建立实习生与企业间的实习机制,实习结束后评测实习成果,颁发人才证书;建立企业用人与高校培养的长效机制,促进就业,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,推荐就业。
高校:作为首个实习基地的合作大学,为实习基地提供生源,制定符合产业用人需求的培养方案,为毫米波太赫兹产业选择优秀人才。
实习企业:用人单位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工作,参与课程培训。企业可以在学生培训期间与实习生进行面试与交流,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评价选择可用人才。
首期实习基地师资规模
邀请各行业专家对实习生进行专业培训,包括理论设计、软件使用、测试测量,培训内容根据产业链细致分级,精准满足企业需要。
首期实习生人数
30-50名。实习基地与高校紧密合作,联合培养,保证实习生工作时间,对实习用人单位提供有利保障。
培训实习周期
6个月-12个月。第一个月为培训与实习单位对接期,后续时段为在企业实习期。
实习模式
打造 “边学习、边实践;边培训,边工作;边实习,边求职”的“六边”模式,实现在校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,专业培训与工作内容将结合,实习评价与求职招聘相结合。采用线上、远程、云端等多种手段,全面培养满足毫米波太赫兹产业发展的中高端人才。
版权所有:北京市石景山区 毫米波太赫兹产业发展联盟 京ICP备19046674号-1联系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盛景国际广场A座中欧科技创新中心1701室 联系电话:86-10-68884110